点火!成都世运会火炬从三星堆出发,“古蜀之光”闪耀
2025年07月29日 12:41:5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盛夏时节,成都活力无限,近日,以“牵手世运 点燃梦想”为主题的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火炬传递正式拉开帷幕。
7月26日,以“牵手世运 点燃梦想”为主题的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四川德阳三星堆博物馆祭祀台广场举行。
作为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的起点,三星堆遗址是迄今长江流域规模最大的商时期古蜀国都城遗址,与金沙遗址共同勾勒出古蜀文明前后相继的辉煌图景。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耀眼的一颗。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印证了古蜀国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更揭示了其与中原、长江流域乃至世界区域文明的交流互鉴。在三星堆博物馆采集世运会火种,寓意着在长江流域文明的重要坐标上,点亮象征人类文明互鉴的古蜀之光,点燃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之火。
7月26日,来自世运会火炬的这簇文明之火,更映照出四川与成都文化遗产保护的斐然成就:从德阳三星堆一隅到成德眉资全域,宝墩遗址公园、眉山三苏祠、资阳濛溪河遗址等串珠成链,世界级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新的光彩。三星堆与金沙携手,在联合国总部举行“太阳之光——古蜀文明与世界”展览;宝墩入选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4500年前的稻作文明转化为可触摸的历史体验;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一粒花椒中看到六万年前的古蜀基因……从考古发掘到文旅融合,从本土保护到国际传播,四川正以“承古启今”的格局,让文明“活”在当下,更“传”向未来。
8时30分许,伴随着成都世运会推广歌曲《逐梦》响起,来自德阳的12名采火使者,缓步步入祭祀台广场,在三星堆博物馆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博物馆两位原馆长——肖先进、朱章义共同采火下,象征古蜀文明之光的火种成功点燃。该环节采用绿色低碳的“光伏—电—火”能源转换方式,体现科技赋能传统文化传承的理念,实现现代与历史的对话。
首棒火炬手——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集体全能金牌得主、成都籍优秀运动员代表黄张嘉洋高擎火炬“竹梦”,正式开启这场跨越时空的接力之旅。
本次德阳站火炬传递路线全长约1.5公里,从三星堆博物馆祭祀台出发,途经三星堆新馆、游客中心、文物保护修复馆等标志性建筑,最终回到原点完成收火仪式。20位火炬手中既有奥运冠军、科研先锋,也有基层模范、青年代表,他们用每一次接力与14亿中国人共同绘制“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时代画卷。
“竹梦”火炬所到之处,皆有热烈掌声与欢呼声相伴,经过近40分钟的火炬传递,末棒火炬手、中国乒乓球史上首位男子“超级全满贯”得主马龙手持火炬回到祭祀台,火种护卫队迎回火种,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首站任务圆满完成,也拉开了接下来五个站点的序幕。火炬随后将转场至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武侯祠、眉山三苏祠、天府新区兴隆湖湿地公园分段传递,继续其穿越古今、连接中外的旅程。
此刻,全球目光聚焦成都世运会,共同期待用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运动会,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风采!
火炬传递点燃蓉城激情,成都世运会正敞开怀抱,迎接全世界朋友的到来,接下来直击火炬传递第一站——三星堆博物馆精彩现场。
作为本土奥运冠军,并且是为中国体育取得历史性突破的运动员,黄张嘉洋成为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首站——德阳三星堆博物馆站的第一棒火炬手,黄张嘉洋对此表示:“作为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的第一棒,我感到非常荣幸,也非常骄傲,感谢大家能给我这样的机会!”
据了解,在国家艺术体操队征战巴黎奥运会时,黄张嘉洋就希望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通过这次火炬传递,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我的家乡成都,也了解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
第2棒火炬手是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IWGA)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桑德拉·桑切斯,同时也是西班牙著名的空手道运动员,她曾在东京奥运会空手道女子个人型比赛中勇夺金牌。在接受采访时她说:“这是世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火炬传递,这对运动员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当黄张嘉洋向桑德拉·桑切斯传递火炬,东道主运动员交棒给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官员,也代表着成都这座魅力之城、赛事之都,向全世界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莅临中国、感受四川、乐享成都!
在谈到世运会的举办对于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成都意味着什么,她说:“成都世运会的举办不仅仅会在赛期中带来效应,还会持续产生影响,让更多的人期待来到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也会让成都越来越好。”
第3棒火炬手胡荷韬是成都蓉城足球俱乐部队员,这位成都青训培养的“00后”左后卫,以2024年中超年度最佳青年球员的身份,成为蓉城足球破茧成蝶的青春图腾。也在去年,年仅21岁的他首次入选国足,代表中国足球征战国际赛场。
作为火炬手,胡荷韬将这份荣誉视为“沉甸甸”的责任。他说:“这场赛事是很大的舞台,所有人都在关注,一定会努力完成任务。”他希望参与成都世运会的运动员们都能发挥出真正的水平,自己也会朝着更大的目标不断努力。
第4棒火炬手李雪芮是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曾在2012年以“黑马”之姿,为中国队斩获第21金。
在李雪芮看来,成都接连承办大运会、汤尤杯、世运会等国际赛事,正是城市品牌实力跃升的最佳证明。“这是对城市形象的绝佳推广。成都早已是赛事名城,从大运会到单项赛事,都在全方位提升城市的国际认知度。”她还特别提到“跟着赛事去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人跟着赛事去旅行,这让成都的城市名片愈发闪亮,也让世界看到中国城市的多元魅力。”
李雪芮说,也正是因为成都举办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赛事,城市的体育氛围越来越浓厚。“从安保到后勤,成都的细节服务让参赛队伍有宾至如归的体验,这背后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火炬传递结束后,李雪芮对即将启幕的成都世运会充满期待。“世运会的非奥项目很有特色,能让大家看到奥运会之外的精彩。”
第8棒火炬手焦大银是来自成都市郫都区安靖街道办的普通工作者、退役军人。他在接棒时与大学生胡宝琴一同做出弯弓射雕的动作,希望以此传递体育精神;而在交棒之际,这位退伍军人,他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向人们传递军人的精神。
当“竹梦”火炬在第12棒火炬手叶林伟手中燃起,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古老光芒与当代工业文明交相辉映。“这不仅是个人荣耀,更是中国重装产业的薪火相传!”作为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公司8万吨模锻压力机的首个操作手与班组长,叶林伟团队参与制造的航空模锻件正飞向深空,而此刻他手中的火炬,承载着中国高端制造的新图腾。
叶林伟认为,火炬传递与工业攻坚具有共通性,“世运精神的突破极限,与我们攻克精细零部件的信念完全契合。中国制造正从跟跑、并跑,走向部分领域领跑。当世界通过火炬这簇火焰看见中国制造的蜕变时,我们传递的是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底气——在平凡岗位上久久为功,让中国制造熠熠生辉!”
第19棒火炬手由《哪吒2》核心创作团队的刘潘、陈浩、吕艳婷组成,三人组共执“竹梦”火炬,以乒乓发球、传球等姿态将“竹梦”火炬凌空推传,5秒后,火炬精准落入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手中。作为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的“第一方阵”,这支缔造中国影史奇迹的本地团队尤为瞩目:可可豆动画总经理刘潘、《哪吒》配音导演陈浩、“哪吒”配音演员吕艳婷组成的集体火炬手,正是现象级电影《哪吒》系列的核心力量。
“5秒孕育着极致的表达。”陈浩在传递前阐释动作设计理念时表示,团队刻意选择乒乓动态作为语言:“正如哪吒用颠覆性创新激活传统文化,我们以运动艺术诠释成都敢闯敢拼的城市精神。”吕艳婷还提出更深层联结:“这个发球式起势,也契合影片中的经典意象。我们想通过青年熟悉的语言,传递健康快乐的生活态度。” 陈浩则点破成都创作基因的密码,“哪吒的幽默抗争精神与四川人特质高度共鸣,而体育正是联通世界的纽带——当三星堆神鸟纹饰遇见世运火炬,传统文化便通过运动脉搏传向全球。”
成都世运会火炬传递德阳三星堆博物馆站的最后一棒,属于中国乒乓球名将马龙。他对成都并不陌生,成都有国家乒乓球队训练基地,所以几乎每次国际大赛前,国乒都会来成都“充电”。
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站的压轴火炬手,这位首位实现男子乒乓球项目“超级全满贯”的“GOAT”,从三位集体火炬手——缔造中国影史奇迹的“哪吒”团队手中接过他们“打来的乒乓球”。马龙手握“竹梦”,如同他多年持续推动中国乒乓球那样阔步向前,用稳健的每一步,带我们走向世运,走向荣耀。
这场全民共享的体育盛会,通过“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创新模式将世运热度转化为文旅消费持久动力,为四川培育千亿级文旅消费市场提供强劲引擎,更为成都“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供稿/供图:德阳市体育局)
编辑:李雪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