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德阳基地广汉教学点开营仪式在广汉举行
2025年07月11日 17:30:25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德阳教学基地广汉教学点开营仪式暨社会工作领域学术实务交流工作坊在广汉市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了专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黄家亮教授,德阳市委社工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胡勇出席活动并讲话。广汉市委副书记、社工部部长石磊主持活动并介绍情况。
2025年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四川组见面会暨德阳教学基地广汉教学点开营仪式现场
仪式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强,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胡勇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德阳教学基地广汉教学点揭牌。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强和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胡勇共同为“中国人民大学‘田野课堂’德阳教学基地广汉教学点”揭牌
仪式现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黄家亮介绍了“田野课堂”四川组整体情况。他指出,“田野课堂”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目的是引领师生深入社会现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他表示,此次“田野课堂”落地广汉,是人大深化校地合作、拓展实践育人的重要举措,也将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力。
德阳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两新”工委书记胡勇在致辞中表示,此次“田野课堂”德阳教学基地广汉教学点的开营,是德阳与中国人民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期待与人大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人大智慧+德阳实践”深度融合。他勉励参与师生既要深入调研社会治理实践,也要感受德阳工业文化与自然人文魅力,希望青年学者以专业视角挖掘问题、提炼成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创新案例。
广汉市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石磊用“古蜀之都、改革之乡、航空之城、宜业之地”四个主题,向与会师生介绍了“田野课堂”广汉教学点的设立背景及实践价值。他指出广汉作为“古蜀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农村改革第一乡”的双重典范,能为“田野课堂”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和研究素材,希望与人大师生共同探索社会治理创新路径。
开营仪式后,社会工作领域学术实务交流工作坊同步举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陈家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房莉杰教授、艺术学院陈炯教授,厦门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黄晓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何欣副教授共五名国内知名高校社会学资深学者就“社区治理中的债务问题”“日常生活型政策的‘最后一平方公里’”“乡建中的‘温度’”“治理现代化与志愿服务发展”“作为学科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等内容作专题报告,为与会师生和基层干部带来一场高质量的社会工作领域前沿知识盛宴。
据悉,本次活动以“探寻古蜀智慧,汇聚治理力量”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历史学院、艺术学院等多个院系的教授学者带队,组织20余名人大本硕博学生,赴广汉市开展为期两周的调研实践。调研覆盖广汉市连山镇、小汉镇等多个区域,重点考察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电商运营及乡村治理中的成效与瓶颈。人大师生团队还将聚焦广汉市文旅资源,通过个案研究方法了解广汉市在文旅融合方面的经验成效。整个调研将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调研策略,第一周主要进行政府部门走访和基础资料收集,第二周深入村(社区)开展个案研究,最终形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治理和艺术活化乡村的实践方案,从而探究古蜀智慧对现代治理的启示意义。
此次活动的举办,是广汉市贯彻落实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又一具体体现,也是推进高校与地方人才培养工作“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广汉市将继续深化与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积极打造“政校协同”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建设韧性城市、幸福广汉注入更多专业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院廖越,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周翎霄,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马蒙超,方正字库视觉设计师梁镤元等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绵阳市、遂宁市、阿坝州党委社会工作部负责同志,德阳市经开区、旌阳区、罗江区、绵竹市、什邡市、中江县委社会工作部负责同志,广汉市有关市级部门、各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以及10个“青广社会工作领域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等100余人参加活动。(供稿/供图:广汉市委宣传部)
编辑:王海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