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德阳  >  德阳要闻

2025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人才主题活动暨第三届协同创新大会在德阳举行

2025年07月03日 15:52: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斯 摄影报道

2025年7月3日,以“聚才兴业·创新赋能”为主题的2025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人才主题活动暨第三届协同创新大会在四川省德阳市文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此次活动由四川德阳旌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德阳天府旌城)管理委员会、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和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德阳天府旌城)、旌阳区委组织部、成都市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和德阳市协同创新资源中心承办。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德阳市科技局副局长卢加兴,德阳市科协副主席段旭基,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黄洪钟等出席会议,德阳市直有关部门、高校院所代表、科研机构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

开幕式上,德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段旭基致辞。他表示,当前德阳市将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作为全局性战略部署,正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在清洁能源装备、先进材料、航空航天、传感器等领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更多大院大所“聚源兴川”项目在德转化和产业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阳新篇章。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德阳市科协愿与各位院士、专家、高校院所、企业、社会组织携手,全面引导各创新主体间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高度汇集与高效流动,为促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创新“牵线搭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促成更多“从1到N”突破的关键途径,更好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征程中书写科协担当,为全力助推德阳加快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强市贡献智慧力量。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雷宪章在致辞时表示,协同创新是破解重大科学难题、实现颠覆性突破的“金钥匙”。协同意味着跨越学科藩篱,让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深度对话;意味着打破机构壁垒,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领军企业紧密携手;意味着融通全球智慧,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共同体。海智计划工作基地肩负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重任,是打造人才高地的关键支点。未来期待与各位专家携手并进,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的新领域、新方向,推动科技成果在德阳落地转化。

天府旌城管委会副主任杜毕向到场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天府旌城相关情况。2019年8月30日,天府旌城正式成立,以打造“成德同城创新核、天府北域公园城”的高品质新城为定位,带着公园城市的底色、科技创新的基因、产城融合的活力,经过6年奋斗拼搏,天府旌城已经成为新兴产业聚集、人才聚拢的新高地。未来,天府旌城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培育壮大“新”产业,厚积发展“新”动能,增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黏合性,融入全省“1+N”中试服务体系,在高端装备、智能钻采等领域争创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创新生态系统,凝心聚力坚决打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仗攻坚仗,力争在全国和省市发展大局中多作贡献。

开幕式上还宣读了《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首批人才及青年科技人才名单》,并颁发“海智计划工作基地首批人才”证书和“旌阳区青年科技人才”证书。青年科技人才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德阳分院)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赓觅,在台上作科研分享。

同时,天府旌城管委会、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重庆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并进行川渝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港授牌。

开幕式结束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主旨报告和圆桌讨论。主旨报告环节,雷宪章以《科技赋能 破解风光电力发展的困局》为题目进行报告,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重庆)智能感知标准创新中心负责人李正浩则带来了《以专克难——低成本垂域视觉应用开发之道》的主旨报告。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黄洪钟作了《监测大数据与知识协同的装备智能故障预测与服役安全保障》演讲。

圆桌讨论环节,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陈洁、成都理工大学教授任涛、旌阳区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经济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范阳、特变电工智能制造部副部长刘从高、斯博利康博士尹曌五位嘉宾则以“在‘智改数转’大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展开讨论。

编辑:郭幸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