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四川”建设中努力探索、打造德阳示范样板,德阳市将于2024年至2035年间,针对27项指标,从生态、产业、环境、文旅等多个方面,分两步实施6大建设任务,推动“美丽德阳”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与国、省同步实现美丽中国、美丽四川建成的目标。3月19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就《美丽德阳建设规划(2024—2035年)》及“美丽德阳”建设相关情况作了介绍。
“美丽绵竹”建设成果展示。部门供图
据介绍,根据德阳市具体情况,“美丽德阳”建设将采取“两步走”的策略。2024年至2027年,美丽德阳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公园城市空间格局初步构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历史文化名城特征更加彰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为健全。2028年至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德阳,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公园城市形态基本建成,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衔接融合,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成熟定型,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德阳画卷全面呈现。
围绕“美丽德阳”的目标定位,德阳市将全面实施六大美丽建设任务。一是筑牢龙门山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龙泉山城市生态绿心、充分发挥七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守护山水相依的生态空间。到2027年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628平方千里,自然保护地占比不低于12%,森林覆盖率高于25%。
二是有序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支持园区循环化发展和低碳转型,大力推进磷石膏工业固体废物、建筑装修垃圾等综合利用。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到2027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达到5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力争45%以上。
三是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打造沱江之源生态美,聚焦空气质量达标、沱涪两江“四水同治”等重点领域,加强污染防治和治理工作,让德阳空气更清新、河湖更清澈、土壤更安全。到2027年PM2.5稳定达标,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和乡镇以上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四是推动城市增绿添彩,以“无废城市”建设等重点工程为抓手,重塑天府旌城公园风貌,通过实施城市更新、城镇精细化管理、基础设施提质增效等系列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成成都都市圈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到2027年力争完成“无废城市”创建。
五是发挥“三星堆”引擎作用,传承三国文化、德孝文化、“三线建设”工业文化,打造龙门山、龙泉山两大特色山地旅游发展带,实施全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德阳文旅新型业态更加繁荣,提升都市圈文化旅游整体竞争力。
六是积极融入成德眉资在基础交通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共进、公共管理高效协同、环境治理联防联控等领域搭建的管理体系与服务平台,以此为依托,全方位完善美丽德阳建设的治理和管理架构,推动德阳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城市品质的跃升。
据介绍,德阳绵竹市于2023年10月被确定为全省15个“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市)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绵竹聚焦绿色低碳、生态环境、城乡治理等领域,实现了交通美、生态美、环境美、文化美和产业美五个突破,美丽绵竹建设正在大力推进中。
德阳传媒记者 张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