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高坪镇:以工代赈促就业 乡村振兴添动能

2023-02-06 10: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广汉市高坪镇:以工代赈促就业 乡村振兴添动能(图1)

群众参与项目建设。

“肖哥,项目上还缺人,你来这边做活路嘛!工作离家近,只要愿意干,‘家门口’就有钱赚!”在脱贫户肖依富家中,广汉市高坪镇白里社区党委书记郑天斌给他算了一笔账,参与以工代赈项目一天的酬劳是100元,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务工,前前后后能挣1万多元。

2022年,在郑天斌和社区、组干部的积极争取下,高坪镇中央财政衔接资金以工代赈项目成功落地白里社区。在项目资金下达后,白里社区及时对项目名称、资金情况、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周期等信息进行公示,用工问题是郑天斌和社区“两委”首先考虑的问题。

“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既然要用工人,那我们肯定优先考虑贫困群众。”郑天斌说。

说了就干,郑天斌第一时间召开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向群众讲清楚以工代赈政策和要求,充分调动群众积极参与。会后,社区“两委”干部又挨家挨户宣传,极力吸纳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户参与到项目建设上来。

肖依富是白里社区的脱贫户,2021年家庭人均纯收入12536元。“去年初,我原本计划外出打工,但受疫情影响,外出计划被打乱了。社区郑书记就喊我到项目上来打工,在这里干了80多天,挣了12000元,都快赶上前年一年的收入了,真好!”肖依富笑着说。

白里社区19组的普通农户王锡宜也听到了项目开工的消息,他主动找到了郑天斌,在项目上找到了一份木工工作。“我在项目上干了3个多月,拿到了34000多元的工资。”王锡宜高兴地说。

项目建设过程中,共吸纳80名本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其中已脱贫户、低保户、脱贫监测户等特殊群众28人,因疫情未外出务工群众23人,其他群众29人。这样的用工方式,一方面解决了项目用工难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疫情下群众无法外出打工的难题。

同时,高坪镇始终将“赈”字作为以工代赈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上的80名工人中,有技术工16人,中级工11人,初级工53人。所有工种的劳动报酬均不低于当地一般水平,且有适当提高,比如,看守材料的初级工每天报酬不低于150元,熟练工每天报酬不低于190元,普遍较当地一般水平高20-30元。该项目共计发放劳务报酬98.97万元,占申请中央财政资金的25%。

在郑天斌的记忆中,居民张文全让他印象非常深刻,“文全踏实认真,之前他完全没有建筑施工基础,得益于以工代赈项目,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后,对于施工要领说得头头是道,现在大家都喊他张师傅了!”

在高坪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德阳市庆玲技术职业培训学校到白里社区对全部务工人员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不仅有建筑施工技能培训,还有小龙虾养殖及水稻病虫害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

此外,白里社区还开发了2个公益性岗位,主要负责新建道路卫生维护,保障已脱贫户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实现家门口就业,巩固脱贫成效。

自2022年3月以来,高坪镇以工代赈项目在稻虾乐园、菜花公园片区内建设道路56条、长度10418.5米,建设沟渠4条、长度690米。

如今,项目建设带来的乘数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推动白里社区稻虾产业延链补链。“以工代赈项目既改善了基础设施,又为群众带来了就业机会,还帮助了务工群众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可谓一举三得。”郑天斌对以工代赈项目信心满满,“相信在未来,以工代赈项目会串起更多的产业项目,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德阳日报 刘涵

原标题:广汉市高坪镇:以工代赈促就业 乡村振兴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