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聚焦“四个更加”扎实推进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后半篇”文章强基层提能力惠群众
四川新闻网消息 中江县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围绕“树龙头、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思路,着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调整、机制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四项内容,担当尽责、锐意进取,聚焦“四个更加”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后半篇”文章,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使两项改革惠民利民。
聚焦布局调整“塑形”,让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可及。
一是狠抓乡镇卫生院整合。制定出台《中江县优化调整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每个建制乡镇保留一所卫生院,全县乡镇(地名)卫生院由45个减少到30个,减少33.33%,超过全省撤并减少率的6.99%。对被撤并的乡镇所属的15所地名卫生院,根据群众就医习惯、人口密度、时空半径等因素,调整归并为建制乡镇卫生院分院或门诊部予以重新命名,实现人财物统一管理。二是狠抓村级卫生室整合。制定出台《中江县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撤并村卫生站工作方案》,按照方案要求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村卫生室,全县村卫生室由765减少到436个,减少43%,超过全省撤并减少率的29.25%。三是狠抓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制定出台《中江县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设置规划(2021-2025)》,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布局设置,结合实际,在县内规划建设6个片区县域医疗次中心,将医疗资源重点向仓山、龙台、广福、辑庆、集凤、永太中心卫生院聚集,辐射周边乡镇。通过“瘦身塑形”,重构服务版图,“精准投放”医疗卫生资源,有效破解了我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小、散、弱”问题。县域内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6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为支撑、30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436个村卫生室为网底的梯次卫生新格局。
聚焦机制创新“强心”,让卫生人才更加量足质优。
一是加强“岗编适度分离”和“县招乡用”招聘试点改革。制定出台《关于乡镇(中心)卫生院实行岗编适度分离的编制管理使用办法(试行)》,推进“县管院用”改革,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中使用和管理,既对纳入“县管院用”的医务人员实行派遣制,受乡镇卫生院管理和考核,并享受其工资福利、补贴和奖励等待遇。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出台《中江县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具体组织实施,制定相关方案,结合引进人才学历和职称等因素给予3-30万元安家补贴。三是加强订单定向医学生管理。结合省市定向生相关政策,加强定向生诚信教育,建立定向生诚信档案,将违约记录等材料归入其个人人事档案。通过人才机制创新,有效缓解了基层“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截止目前,全县“医务人员服务中心派驻乡镇卫生院”55人,签约订单定向医学生29人,通过考核招聘入编14人,引进人才5人。借改革之力,对调整后保留的436个村卫生室,重新更换负责人年龄90%均在60岁以下,稳定优化了乡村医疗卫生队伍。
聚焦基础设施“厚基”,让卫生服务更加优质高效。
一是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目前,中江县正在实施的项目8个,总投资达28亿元。其中,中江县第二人民医院(仓山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大楼项目,总投资1.366亿元,建设规模21700平方米,预计2021年12月竣工,2022年4月前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床位300张,新设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血透中心等科室,切实提升南片基层防治能力提升。积极向上争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资金1015万元,对保留的436个村卫生室进行新建29个、维修改造407个,配备办公用品、标识、标牌及规则制度。积极谋划储备项目,为“十四五”中江县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目前,该县申报储备医疗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达57.74亿元。二是加快建制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10万用于尚无中医馆的21个建制乡镇卫生院进行中医馆建设。中央补助资金40万用于永兴、集凤、永丰乡卫生院中医馆提档升级建设,建设项目于年底完成,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加快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建设。按照“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医务人员”原则,在全县522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46人,并对2589人进行全员专题培训,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爱国卫生、疫情防控等工作,为健全基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提供强有力保障。
聚焦能力提升“铸魂”,让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可及。一是注重功能定位。整体统筹县域医疗卫生资源,县域医疗次中心主要承担片区内医疗救治、急救、公共卫生、人才培训、技术指导五大职责。片区建制镇卫生院各有侧重点的建设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实行相对错位有序发展,率先在北山、通济、继光、永兴4个卫生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逐步带动促进中江县基层健康养老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注重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将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与医联体建设紧密结合,做实该县“两共、两联、六中心、两促进”发展规划,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量身定制”县域医疗次中心帮扶计划,补齐薄弱专科,打造“小而精”学科。截止目前,通过医联体建设,作为中江县南片最大县域医疗次中心之一的中江县第二人民医院(仓山中心卫生院)新建呼吸内科、骨科、普外科等5个科室,引进开展腹腔镜、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等新技术40余项,医院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提升1.76%,2.16%,全县基层就诊率达74.61%。三是注重发挥基层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全县建设融合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中医药服务,截止目前,全县综合医院和社区服务中心中医馆打造和中医科设置完成率100%,均能运用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中医药服务。90%的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中医诊断、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80%村的卫生室能运用4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提供服务。成功办理备案制度中医诊所32个,构建中江县“中医诊所在身边”和“10分钟可及圈”的纯中医服务格局。
(中江卫健供稿)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