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县多管齐下扎实推进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后半篇”文章

2021年11月19日 11:18:0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飞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中江县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扎实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人才队伍建设,有效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小、散、弱”问题,初步形成“县强、乡活、村稳、上下联、信息通、模式新”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和运行新机制,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问题,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改革有力有序推进。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领导为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中江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后半篇”文章改革事宜。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由分管县领导挂帅,带领县卫健局等业务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等形式对涉改乡(镇)村两级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调研,根据省市政策要求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中江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三是强化考核机制。以时间节点为抓手,制定科学、规范督查评估机制,强化对调整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实施进展情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目标督查考核,每季度通报工作推进情况,为两项改革医疗卫生“后半篇”文章工作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二、狠抓资源配置,优化乡村医疗机构布局。一是狠抓乡镇卫生院整合。制定出台《中江县优化调整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方案》,按照方案要求每个建制乡镇保留一所卫生院,全县共设置30个建制乡镇卫生院。对被撤并的乡镇所属的15所地名卫生院,根据群众就医习惯、人口密度、时空半径等因素,调整归并为建制乡镇卫生院分院或门诊部予以重新命名。二是狠抓村级卫生室整合。撤销329个村级卫生室,保留436个村卫生室,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村卫生室;积极向上争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资金1015万元,对保留的436个村卫生室进行新建和维修改造,其中新建29个,维修改造407个。三是狠抓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制定出台《中江县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设置规划(2021-2025)》,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规划布局设置,在符合常住人口大于5万人,辐射人口大于10万人,距离县城不小于5公里的基础上,规划建设6个片区县域医疗次中心,将医疗资源重点向仓山、龙台、广福、辑庆、集凤、永太中心卫生院聚集,辐射周边乡镇,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

三、加强机制创新,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岗编适度分离”和“县招乡用”招聘试点改革。制定出台《关于乡镇(中心)卫生院实行岗编适度分离的编制管理使用办法(试行)》,推进“县管院用”改革,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中使用和管理,既对纳入“县管院用”的医务人员实行派遣制,受乡镇卫生院管理和考核。截止10月底,全县“医务人员服务中心派驻乡镇卫生院”55人。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出台《中江县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各医疗卫生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具体组织实施,结合引进人才学历和职称等因素给予3-30万元安家补贴。截至目前,中江县人民医院、中江县中医医院等7家医疗单位已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三是加强订单定向医学生管理。按照国家卫健委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省市定向生相关政策,切实将定向生待遇落实工作作为吸引医疗卫生人才留在基层服务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同时加强定向生诚信教育,建立定向生诚信档案,将违约记录等材料归入其个人人事档案。截止10月底,我县签约订单定向医学生29人,通过考核招聘入编14人。

四、加快项目建设,补齐乡村医疗卫生短板。一是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社会募集等资金提升全县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目前,中江县正在实施医疗基础设施项目8个,总投资达28亿元。结合疫情防控应急能力提升,积极谋划储备项目,为“十四五”中江县基层卫生事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目前,中江县申报储备医疗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达57.74亿元。二是加快建制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建设标准,积极争取中央资金210万,用于尚无中医馆或中医馆建设未达标的建制乡镇卫生院,以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三是加快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建设。按照“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医务人员”原则,在全县522个村(社区)全覆盖建立公共卫生委员会,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46人,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爱国卫生、中医健康进社区、疫情防控等工作,为健全基层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提供强有力保障。

(中江卫健供稿)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