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带头,对餐桌上的浪费说“不”

2020年10月12日 22:04:0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王飞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更是国人的骄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外请客吃饭已是常事,离场时餐桌上剩下大量的饭菜也变成了常态。如何让浪费不再上演,值得我们认真深思。

究其原因,造成餐桌上浪费主要还是国人“要面子”的心理作祟,不管吃不吃得下,只要排场够;碗碟空空并不意味着饭菜可口,即便早已吃饱也得再点些菜,这与中国几千年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无疑是背道而驰。一菜一饭虽小,但在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的今天,我们也没有浪费粮食的资本,仍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珍惜每一粒粮食。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在厉行节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上带好头、守住卡,让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盛行起来。

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光盘行动的开展,浪费粮食的现象有显著改善,不少酒店开始倡导“节约风”,提倡消费者餐后打包。尽管如此,有的消费者在饭店点菜时还是难免产生“心理障碍”:本来很希望适当点菜、理性消费,但总怕少了不够吃,导致“面子”上过不去。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遏制餐桌上的浪费呢?笔者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员干部更要充分发挥引领表率作用,带动社会风气转变,让反对浪费、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吹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一是加强勤俭节约传统文化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好榜样,摒弃这种虚荣的、要面子的消费观,才能有效引导群众养成勤俭节约良好品德,真正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二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通过“爱惜粮食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五进活动,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相应宣传,防范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氛围,引导消费者自身转变消费观念,更多地选择AA制聚餐、分餐制聚会等,改变浪费行为。三是要帮助餐饮企业转变销售策略,纠正浪费行为。要鼓励提供半分菜、小份菜、拼盘等促销活动,对吃光所有点购食物的消费者还可发放打折券、鼓励打包带走等,引导消费者就餐时合理消费。同时,在消费者点单时适当提醒,考虑荤素搭配、量质平衡,对浪费食物者可加收一定比例的费用,建立起刚性的反餐桌浪费制度,进一步倡导节约用餐,遏制“餐桌上的浪费”。四是在强化教育引导的同时,也要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机制,可发动村(社区)党员对群众就餐浪费现象及餐馆销售情况进行督查暗访,同时建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互相监督、互相劝导,让勤俭节约变成人们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何菲)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