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中江:战“疫”一线党旗红 共产党员当先锋
四川新闻网消息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大家平静的生活。自中江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后,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全县无数一线工作者同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而在英雄的后方还有这样一群“红色力量”,他们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积极响应中江县委组织部发出的《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疫情防控倡议书》,投身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以忠诚担当践行初心与使命,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屏障”。
临危受命勇作为,危急时刻显本色
10月5日,在疫情扩散蔓延之际,城区凯江镇北塔社区全体班子成员因需隔离管控,社区工作面临全面停摆。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关键时刻,凯江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吕琳同志临危受命带队第一时间下沉支援,与周琳琳、李永志、吴淼等三位凯江镇干部组成“临时班子”,担起全力保障抗疫的责任。
北塔社区面积大,人员构成复杂,老人等特殊群体居多,疫情防控存在众多难题。“临时班子”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利用自身优势,迅速整合下沉干部、小区物业和志愿者等力量,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定岗定责到点到人,扎实开展“全员核酸”“敲门行动”,全力以赴确保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
无论是面对每天清晨7点钟开始的全员核酸检测,还是早、中、晚的值班值守,“临时班子”总是异口同声地答复:“作为党员,共同抗‘疫’,是责任更是使命,我们责无旁贷”。
耀眼“志愿红”闪耀在“疫”线
中江本轮疫情发生后,全县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立即响应号召奔赴防控一线,积极开展入户排查、门岗值守、秩序维护、物资运送、垃圾清运等志愿服务工作,勇当战疫“排头兵”,筑牢防疫“安全墙”,刘代辉就是其中一员。
10月6日,在蓝湾半岛小区封控的第一时间,志愿者刘代辉主动请缨到蓝湾半岛负责物资搬运这项“吃力”的工作,此后每天在小区“负重”穿梭10个小时,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这个看似只需“跑跑送送”的任务,其实并不容易。蓝湾半岛有近1500户在家户,生活物资需求量大,从早上八点开始就要一刻不停地清点、打包、搬运,每天干完这些工作,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八点。夜深人静之时,他才能回家看看还在上小学的女儿,第二天六点起床,披着点点星光又开始新一轮的物资配送志愿服务。同时,刘代辉也承担着“宣传员”的职责,不厌其烦耐心解答防疫知识和防控政策,使小区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赢得了广大业主的广泛好评。
刘代辉像其他抗疫一线的战士一样,始终保持着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坚定的初心信念,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任务,当被问及如何毫无怨言坚持下来时,他笑着回答:“因为我是志愿者,不怕辛苦。”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自疫情发生以来,凯江镇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坚决贯彻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24小时坚守在一线、战斗在一线,认真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群防群控,全力守护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名副其实的战“疫”一线指挥员。刘有龙同志就是社区书记中的典型代表。
10月9日晚上11点多,在凯江镇朝阳东路社区办公室,忙碌了一天的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刘有龙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边烧开水,一边打开方便面的包装袋,这是他今天的第二顿饭。疫情发生以来,刘有龙书记从凌晨忙到深夜,已是常态。入户排查、夜班值守、核酸检测、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采买生活物资、为特殊群体“上门服务”、为志愿者指引路线...每一项看似平凡的工作背后,都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忙完常常是半夜一两点钟,都无法回家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在办公室睡几个小时又继续起来战斗。
“一天下来嗓子都是哑的,喇叭都用坏了好几个,声音沙哑也丝毫不影响我上阵杀‘毒’,虽然我们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一定能战胜疫情。”刘有龙坚定地说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国庆期间大量返乡人员存在的疫情风险,已经一年多没回过老家的凯江镇河北籍干部王昊,果断放弃返乡和亲人们团聚的机会,主动请缨值守成巴高速路卡口,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干部的使命和担当,筑牢外防输入坚固屏障。在疫情发生后,他不辞辛劳,火速赶往封控一线,主动要求值守夜班,黑白颠倒、任劳任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担当有为的年轻党员先锋本色。“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奋勇而上,冲在最前面。”王昊话语朴实。
战“疫”检验初心,旗帜彰显担当。中江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扎实的工作坚守防疫一线,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供稿:中江县委宣传部 李良钰)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