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话农家事的纪检扶贫战士

2020年05月13日 16:25:4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斯

四川新闻网德阳5月13日讯(周发芝)沈亦凯是四川德阳中江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委办纪检监察组组长,从2018年开始,他担任中江县龙台镇顺风村扶贫帮扶干部,在对口帮扶贫困村的过程中,他帮助村上的贫困户做了不少实事。

沈亦凯入户了解陈秀芝的生产生活状况

龙台镇顺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9户173人,沈亦凯帮扶6户11人,其中7人为60岁以上老人、1人残疾,为了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每周六和每月17号扶贫帮扶日早上8:30,沈亦凯就来到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向他们宣传扶贫政策、协助落实政策、制定脱贫措施、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等,直至下午5点才悄然离开。

2019年8月的一天,沈亦凯看到王大娘家的电灯不亮了,他仔细查看后,骑车近5公里来到龙台场镇上,自己出钱买了电线、开关、电灯等材料,又马不停蹄回去安装好。王大娘看到又亮又明的电灯,紧紧拉住沈亦凯的手说:“你们扶贫干部心咋这么细哦!”“ 尽管我不是电工,但像换个灯线这样的活,对我来说还是能轻易办到的。”面对王大娘的提问,沈亦凯的回答还有点羞涩。

就这样,沈亦凯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同干农家活、同吃农家饭、同讲农家话,每当他走到贫困户家中或田间地头,有事就帮助做事,收菜籽、种玉米、扫卫生等样样内行,无事就宣传政策、拉家常,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用真心和真情帮扶助早日脱贫奔小康。

吕长旭是龙台镇顺风村2社的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开展之前,他长期在街上流浪,既没有能够遮风挡雨的住所,又没有生活来源,加之其年老和智力低下,根本没有劳动能力,沈亦凯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从政策落实、增加投入和服务保障入手,与多方积极沟 通,将吕长旭送到金柏村柏林敬老院安置。从此,吕长旭有了整洁明亮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沈亦凯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

“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还有干部的真切帮扶,我才能在这样整洁干净的地方生活。除了感谢,没有其他任何话语能够形容我现在的心情… …”吕长旭谈起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龙台镇顺风村7社的陈习丙也是沈亦凯的帮扶对象之一。陈习丙无妻无子,无安全住房。因户籍将原本1956年出生的他登记成了1963年,比实际年龄小7岁,从而导致按国家政策2016年他应领取的养老金无法领取,也无法享受五保户政策……

沈亦凯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与公安、民政部门协调,帮助陈习丙更正身份信息,协助上报D级危房改造规划,让五保户政策在陈习丙身上得到落实。

“感谢沈干部对我的帮助,我才能顺利地领到养老金,也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的日子越过越好。沈干部平时也十分关心我的身体,经常 给我带一些鸡蛋还有粮油,宣传很多政策知识,还帮助我们搞好卫生,真的特别感谢他!”说起沈亦凯为贫困群众做的实事,陈习丙的脸上 流露出真心的感谢。

沈亦凯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扶贫工作,用真切的关怀帮助贫困群众。工作中,他坚持编写扶贫日志记录帮扶工作的点点滴滴和每一户困难群众的生活变化以及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4月17日,晴,今天到陈大爷家,我见他的哮喘病越来越严重,我就驱车到县人民医院为他申办了可以实报实销的慢性病就诊卡。陈大爷的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有些药在龙台镇上买不到,他出行又不方便,为此,我就用自己的医保卡到县医院外的百姓大药房买200多元的哮踹药,当我把药递到他手上时,陈大爷硬要把钱给我,我说:“不用,就算我孝敬你的。”,当时陈大爷都感动的流泪了。

在沈亦凯的用心、真情帮扶下,目前,他帮扶的5户贫困户都已实现稳定脱贫,“一超六有”全部达标,其中两户经济收入增幅在 50%以上,群众的满意度100%。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